学术速递

【最新研究成果】王欢明:探索导致更高程度的共同生产合作因素的组合效应

   2025年02月10日 21:39

----2024年10月27日


共同生产关注的是公民如何通过与服务提供者合作,并积极参与服务提供的各个方面,从而共同提供公共服务。近期,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欢明教授和张斯涵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冉冰教授进行了一项国际比较研究。本研究利用 Ansell & Gash的协同治理框架(SFIC)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协同治理案例数据库(CGCD)中的18 个案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有利于公共服务领域共同生产的合作因素。研究指出激励是共同生产的必要条件,并揭示了实现共同生产的三种充分途径:管理型、领导型和自组织型共同生产。研究结果加深了我们对能够实现更高程度共同生产的具体合作配置的理解,为寻求加强公共服务共同生产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 “激励-结构-行为” 框架和实用见解。论文发表在公共管理类国际权威期刊PA上面。(文献来源:Wang, H.,Zhang, S. & Ran, B. (2024). Exploring the Combinatorial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Factors Leading to Higher Degree of Co‐Produc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First published: 27 October: 1–17. DOI: https://doi.org/10.1111/padm.13043).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